节目类型:新闻类电视节目
节目名称:《孝顺之子?感恩之心?》
节目背景:
2016年12月初,有记者发现,在苏州,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奖孝金”发放对象为生活在护理院里的全体长者的子女,具体金额根据子女来院探望老人的频率及陪伴老人的时间来决定。院方表示,制度制定的初衷是想到用这个方法来激励子女多来看望老人,结果表明,实施后两个月,看望老人次数暴涨。
此事引起网友热议。一部分觉得此制度虽奖励并不多但能唤起道德自觉,值得推崇;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表示:靠奖金来维持孝心真是一种悲哀,到头来为了钱而“孝顺”,万不可取。
节目主旨:
孝顺不同于感恩:“孝顺”属于主动技能,是后天培养的。而感恩,则是完全遵从内心的事情。然而现在大多数人也许在道德教育活动和外界道德压力下具有孝顺的外化行为,但内心的感恩意识却是微薄的。节目要引导观众认清孝顺与感恩,反省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并思考我们该如何感恩父母?
节目结构:
节目由两部分构成,层层深入:
1.实事论事剖析“奖孝金”的来龙去脉
2.延伸社会对“感恩”问题的看法和反思。
节目环节:
第一部分:
1.向观众阐明“奖孝金”具体内容:
并制作小动画 配合播放,让观众更直观了解制度的内容:“奖孝金”发放对象为生活在护理院里的全体长者的子女,考勤方法以表格打卡的形式记录,此表格归护士长管理,子女每次来护理院看望老人后在考勤表上打钩,每两个月汇总一次交给长者服务中心,长者服务中心负责登记本登记明细,“奖孝金”以现金抵用券的方式每两个月发放一次,具体金额根据子女来院探望老人的频率及陪伴老人的时间来决定。
具体的奖励制度是这样的: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给予200元“奖孝金”;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
2.“奖孝金”实施前后看望老人情况对比:
(1)采访院长:描述探望老人子女的人数差异
(2)采访疗养院护士:从自己的工作量变大和自身对探访者人数变化的感受里描述制度实施效果。
3.由“奖孝金”实施的外部变化递进到实施后相关人员的内心变化:
(1)采访相关护士:了解几位受访老人的家庭背景、入院原因、子女工作
(2)采访养老院老人(有子女来看望的):
A:单人采访:两人(呆在养老院最久的一位老人和年纪最大的一位)
B:2-3人采访:围坐在一起,以茶话会的形式对他们进行采访:
采访问题:
在护理员住感觉怎么样?
近几个月来,你们的子女有来看你们吗?
你们感觉子女来探望你们的次数跟之前有什么变化吗?
子女常常来看你们是什么感觉?
你们知道养老院有“奖孝金”这个制度吗?
对这个“奖孝金”有什么看法?是不是觉得比起孤独,宁愿子女多来看你们,即使可能是因为“奖孝金”的作用?
4.“奖孝金”实施,相关子女的想法:
采访养老院两位老人的孩子。
采访问题:
为什么要把父/母送到护理院呢?
感觉父/母在这里快乐吗?
“奖孝金”实施前多久来看一次父母?
“奖孝金”推出后,探访的频率有增多吗?
5.“奖孝金”的制定的初衷:
采访院长
采访问题:
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制定这个“奖孝金”?
奖金最高才200元,为什么制定那么小的数额?是因为其中的意义比钱重要吗?
6.分析“奖孝金”的利弊以及推广普及的可行性
(1)视频采访当地民政局老龄办科长:
采访问题:
你觉得“奖孝金”折射出什么社会问题?
值得推广吗?还是应该禁止?
(2)电话采访北京大学关于老年人赡养问题研究的教授:
你觉得老年人赡养问题用“制度”“法律”的形式解决可行吗?
这中看似孝顺的行为是真正的感恩父母吗?
感恩和孝顺的区别在哪里?
第二部分
1.探究老百姓对”感恩父母“的理解:
(1)上街采访路人(采访人的年龄跨度要大,从10岁到60岁不等)
(2)微薄发起提问
(3)微信公众好发起投稿,征集答案
问题:
你是如何”感恩父母“的?
2.结尾主持人分析:
与其说“奖孝金”是对孝顺老人的子女的奖励,不如说是对人们内心深处的孝心的一种唤醒。毫无疑问,这家护理院的做法在老人的子女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正面激励作用,前来探视的子女多起来了,护理院里的老人也开心多了。但是这种把“常回家看看”纳入了刚性的法律要求的做法只是教导子女们养成“孝顺”行为,并不是目的所在。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更多的交流、体验使子女们将心比心,由衷萌发出“感恩之心”,用主动的、贯穿于平时的“感恩”之心,代替被动的、偶发的“孝顺”之举。
其实从路人、微薄、微信的采访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多父母的感谢流于节日的礼物和祝福,更趋向于形式化,少有真正发自内心地体味父母的真实想法。这个问题值得每个身为人子的你深入思考与反思,这也许是“奖孝金”事件引起舆论关注的最大的社会意义所在吧。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