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

编导艺考干货:40个视听语言知识点

 编导艺考干货:40个视听语言知识点

1.电影的发端

“视觉暂留”和似动现象

照相术—摄影术

心理补偿机制真正的连贯不是视觉现象,而是心理认同。

2.影像的特质

纪录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现实的渐近线”

幻觉性—看的幻觉(摄影机眼睛)听的幻觉(录音机耳朵)幻觉产生在接受者的思想中。

3.视听语言与心理学

视听结合的生理—心理效应

第二层次的幻觉—模拟人的感知和主观思维运动

4.文学语言和视听语言

文学语言—字--词--词组--单句--群

视听语言—镜头--镜头组--镜头句--镜头段

5.视听语言的表意功能

叙述—人际沟通、文化传承、心理平衡

议论—人类自我意识及语言支配世界的渴望

说明—较文字和图画,更严谨、朴实和生动

抒情—人的内心对万物存在和行为的感知与触觉

虚构—影视语言最特别的功能之一,用于表现实际并不存在的思维构成,如梦境

编导4.jpg

中影人艺考编导培训课堂

6.视听思维

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感觉

知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

人的心理状态、个性、气质、感情、意志、等等个体特征都是影响视听思维和视听语言表达的因素。

7.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物理学: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例:长焦镜头、广角镜头

实际拍摄:一次开机到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之后: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的作者)关于镜头的定义:

A、从拍摄角度: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B、从剪辑角度: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C、从观众角度: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8.形成影像的基本元素

机位画框构图景别角度焦距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场面调度各元素并非孤立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促成影像的叙事、表意、抒情等

9.构成画外空间的主要方法(场面调度):

1)拍摄对象出、入画

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或者动作

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

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或平面

5)画外人物有局部出现在画内

6)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引人联想画外空间。

7)摄影机的运动

8)打破画面内的一些空间隔断

10.构图

即画面的结构、布局,是各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画框的存在是构图的基础

1)线条

2)几何形状

3)水平与垂直的关系

4)位置、重心、平衡

5)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对比

6)光影、颜色的变化

11.构图的原则

美学原则:

1)主体不要居中

2)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避免一分为二的分割画面

3)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的平分画面

4)主体不要过分孤单

5)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

6)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该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7)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8)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

9)人不要完全正面出现,应与镜头形成一定的角度

主题服务原则:

1)为了表现好主题,努力设计最适合、最舒服、最具有视觉美感的构图。如对比、均衡、对称、集中等

2)为了表现好主题,有时要有意去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即所谓的“不规则构图”

3)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题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必须忍痛割爱

变化原则:

1)对于由千万个单个画格组成的整部影片的构图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变化原则

2)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

12.机位

也叫“镜位”,决定拍摄景别和角度;景别和角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

机位的选择与设置:

建立镜头、主镜头、切入镜头、双人镜头反拍镜头、过肩镜头、反应镜头

13.景别

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完整序列: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景别的划分标准:

1)被摄主体在画面所占的面积大小;

2)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

远景:广阔的场面全景:人物的全身中景:膝盖以上部分近景:胸部以上部分特写:颈脖以上部位或被摄物体的细部

景别的功能:

1)大远景

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

2)远景

以景物为主要拍摄对象,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主体在其中的位置感

3)全景

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可大可小,具有叙事、描写功能,侧重交待、说明

4)中景

既能交待环境,又能专注于主体的细部,如人物的形体和表情,人与人的交流关系等

5)近景和中近景

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主要用于面部表情的刻画,揭示人物性格,强调和暗示细节不同寻常的意义

6)特写与大特写

主要用于拍摄重要的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现主体的细微表情;视觉上具有强制性,风格较为极端,和远景、大远景并称为“两极镜头”表达特定的、特殊的观点

14.角度

指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的综合。

拍摄角度的作用:

1)叙事的作用。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更完美地刻画人物、叙述情节,能不能把场面表现好。随着叙事的展开,选择最佳的角度,并且不断调整角度,对于完成叙事至关重要。

2)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

3)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叙事态度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15.焦距

即焦点距离,指光学透镜的中央点至焦点之间的距离

1)变焦: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2)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摄物位于焦距内,成像清晰

3)失焦:被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选焦:选择景深中某个层面清晰对焦,其他层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改变焦点,使移动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内

6)拉焦:焦点由一处重点移到另一处,速度相当突然

16.定焦镜头划分

焦距的长短决定镜头视野和景深范围,景物的透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1)中焦镜头(又称标准镜头)

焦距接近或等于画面画幅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通常指35-50mm的镜头拍摄的画面。

2)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

焦距长于50mm的镜头,通常为50-250mm。视野较窄景深较小,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或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3)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

焦距小于35mm的镜头。视野开阔。景深较大,适合呈现大范围的视域和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像风格。

17.变焦镜头(伸缩镜头)

前伸/伸进:由短焦距调整为长焦距

后缩/缩出:由长焦距调整为短焦距

18.变焦摄影

1)焦距推向或离开一个静态对象

(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景别、景深改变)

2)拍摄运动中的对象

(摄影机位置不变,被摄对象处于运动中,调整角度和焦距避免失焦)

3)摄影机移动的同时变焦

(机位、焦距不断相应调整,难度较大)

19.景深

距离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大景深镜头(全景焦点镜头),又称“深焦距、全景深”,例:《公民凯恩》

景深大小取决因素:光圈、焦距、物距

1)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越大,景深越短

2)短焦距镜头景深长于长焦距镜头

3)物距越短,景深越浅;物距越长,景深越长

20.景深空间

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画面空间,主要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浅景空间:浅景深、焦距较长,表意单一景物清晰的范围控制在有限距离内,只对被摄的几件物体对焦,吸引注意

深度空间:深景深、焦距较短,表意含混前后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物体被对焦,讯息同时包含在各层面

21.焦距和景深的运用

1)叙事

2)抒情

3)人眼视点

例:《毕业生》、《精神病患者》

4)美学效果

例:《公民凯恩》

景深表现现实的多重性和丰富性;景深的处理拓展了空间;景深镜头可以起到对比或暗示的作用

22.镜头运动

A.固定镜头:

摄影机不改变机位,不改变构图形式,只有被摄物调度变化。可分为长固定镜头和短固定镜头。

B.运动镜头:

按运动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七种基本类型。其中推与拉是逆向运动,升和降也是逆向运动,具有相对应的性质和效果。

推:镜头对准拍摄对象向前推进所进行的拍摄

1)突出主体,突出重点。这种突现是有选择的,在一个系列镜头组中推镜头的落幅,与声音语言中“逻辑重音”的作用相当。

例:这是我的书。

2)强化人物情绪。关于景别变化表现情绪发展的“感情音阶”概念。快推表现兴奋、急切、惊讶、激动和有力等情绪,慢推能表现低沉、压抑、怀疑、肃穆和无力等情绪

3)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或进入了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

4)模拟人的视线

拉:与推镜头恰好相反,成为一对矛盾的对立体

1)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

2)建立纵深空间两点上的联系,构成故事叙述的新的动力关系

3)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

4)结束一次叙述,进行“换场”或是收尾

摇:摄影机在一个固定的支点上,镜头沿水平轴或垂直轴做扇形或圆形运动

移:摄影机架在运动的工具上,一边移动一边拍摄。

可分为前跟、后跟、侧跟;地面移动和空中移动等

升、降:升、降镜头在本质上等同于移镜头中的“侧跟”,只是方向由水平运动变为竖直上下

C.移动镜头:镜头位置改变

直线方向的运动:(水平—推拉/垂直—升降)

复杂的运动轨迹:(地面—地面移动/空中—空中移动)

D.摇摄镜头:镜头角度改变

正常速度—摇

快速度—甩

23.基本机械装置

1)固定与摇摄镜头装置:三脚架、云头、液压式云头

2)推轨与摄影台

3)推车

4)升降臂台

5)其他复杂的机械支架

6)手持摄影机

24.镜头运动的风格与作用

1)叙事

2)抒情

3)塑造三维时空

4)缝合视点

5)导演喜好

25.长镜头理论

安德烈.巴赞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性

1)长时间镜头和大景深镜头,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生活真实

2)尊重时空的连贯性,减少创作者主观干预

3)按照美学表现,长镜头可以分为:纪录式/叙事性/时间长镜头

1)纪录式长镜头客观的方法讲述虚构的故事冷冽、含蓄的电影美学形式例:《生生长流》

2)叙事性长镜头

镜头运动和人物调度都有明显意图完整再现时空、体现单镜头内的戏剧性

例:《红色》、《四百下》

3)时间长镜头

贯穿全片的静观和凝视态度镜头就是时间和人生的见证者

25.视点

好莱坞经典叙事技巧—“视点缝合”建立叙事中的视觉幻觉

1)客观视点—摄影机对场景的记录

中立镜头、全知视点、空镜头(景物镜头)

2)主观视点—摄影机对场景的介入

(画面变形、色彩变幻、焦点变化)

3)导演视点—引导观众怎样看

4)间接主观视点—接近动作、卷入情节

26.场面调度

原意:“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指视听各元素的综合调度、安排

引申:电影空间的精确组合

含义:单个镜头的调度;

整场戏的总体调度

依据:生活的逻辑、情感的流向、文化的依托

27.演员与摄影机的调度

A.演员

1)人物以怎样的方式、从哪个地方出场,出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多个出场人物时,各自的主次、相互关系的调度

3)人物的行动空间,以及在该空间的行动路线的调度

包括:横向调度、正向或背向调度、向上或向下调度、斜向调度、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环形调度、无定形调度

B.摄影机

1)固定镜头的调度

2)运动镜头的调度

a.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其运动在透视b.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重复调度: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C.对比调度: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静、快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增强艺术效果

28.轴线

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他和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象的直线

1)视线方向的轴线

2)运动方向的轴线

3)人物关系的轴线(11处机位)

跳轴与反跳轴:

“反跳轴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相连的镜头,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顺序,需在一侧的180度之内设置摄影角度

29.灯光

1)光线是塑造形象的基本手段

例:《罗生门》--“摄影机初进森林”《末代皇帝》

2)灯光照明的作用

曝光:增强胶片的感光效果

造型:塑造人物或环境的视觉形象与质感

构图:勾画平面、雕塑空间

强调:

抒情:

3)光的性质

直射光(硬光)--反差大、阴影明显

例:室外阳光直射、室内聚光灯、碘钨灯

散射光(软光或柔光)--反差小、阴影弱化

例:阳光被云雾或高大建筑物遮挡、呈散射状照明;太阳还没升起和刚刚落下的这段时间;阴天和雨雪天;直射光加用散光物质遮挡后产生的照明效果

4)光的主次

主光,多用硬光补光(辅助光),多用软光补光的方向和亮度,依中心光源的影调结构而定,必须符合照明系统的总体格局

5)光的方位

水平:正面、侧面、逆光

垂直:平角、顶光、底光

好莱坞经典美学:“三点布光法”—主光、补光、逆光

30.影调

高调、低调、软调、硬调。

31.色彩的情绪性

暖色:红橙黄黄绿

冷色:淡绿青蓝蓝紫

暖色—不安、暴力、刺激、活力、突出、前进的感觉

冷色—安静、孤独、隐蔽、后退、收缩的视觉联想

红色:生命、血、朝气、激情、暴力、革命、吉祥、喜庆、温暖、热烈、旺盛、昂扬、亢奋

黄色:光明、丰收、喜悦、轻松、高贵、辉煌、尊严、鼓舞、热情洋溢

绿色:自然、安宁、稳定、和平、成长、希望、赏心悦目、生机勃勃

蓝色:寒冷的海水、浩瀚的星空、悲苦、凄凉、冷漠、理智、忧郁、绝望

白色:纯洁、安宁、病态、冷漠、高贵、圣洁、和平、镇定、浪漫、梦幻

黑色:神秘、阴郁、恐怖、邪恶、凶险、悲观、绝望、死亡、庄重、严肃、压抑、自闭

32.声音

1927《爵士歌王》—有声电影诞生

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声音声音的时空属性声音塑造三维空间—电影语言成熟的标志之一

声音的作用:

1)声音的发明使电影更具有真实感

2)声音描绘人的内心世界,实现主观表达

例:《重庆森林》

3)声音推动剧情发展

例:《花样年华》、《海上钢琴师》

4)声音扩展画面表现范围

例:《城南旧事》

33.声音的分类

声源特点:人声、自然音响、音乐

录制方式:

同期声—对白、自然音响、动作音响

配音—对白配音、解说和画外音、动效、音乐

人声:

对话、独白、旁白

作用:

1)配合影像交待说明叙事

例:《这个杀手不太冷》

2)表现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例:《教父》

3)塑造人物特殊的性格

例:电视剧

4)直接表达创作者的观点和作品主题

对白:又称对话,人物之间交流的语言,是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最重要的语言内容

1)交待剧情

例:《黑客帝国2》

2)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例:《亚瑟王》

3)传达潜台词的丰富内涵

例:《手机》

旁白:

影视作品中最为客观的声音,和内心独白同属于画外音(声源在画面以外的声音)

类型:

1)剧中人的主观叙述

例:《阳光灿烂的日子》、《英雄》

2)局外人的客观叙述

(多为第三人称,全知全能视角;或第一人称不参与叙事)

例:《越王勾践》、《红高粱》

作用:

1)叙事功能

例:《我的父亲母亲》

a.全知叙事—叙事者>人物

b.限知叙事—叙事者<人物

2)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例:《阳光灿烂的日子》

3)体现导演的个人风格

例:《小城之春》

独白:

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

类型:

1)自我交流为对象—自言自语

例:《重庆森林》

2)有其他交流对象

例:《巴顿》

作用:

1)人物在超越叙事时空中的内心声音

例:《王子复仇记》

2)人物兼叙述者(第一人称)在非叙事时空中对事件的主观评价

例:《城南旧事》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和爸爸》

音响:

1)增强环境的真实性

例:《拯救大兵瑞恩》《猎鹿人》

2)渲染画面气氛

例:《精神病患者》《黑客帝国》《碟中谍》

3)表现人物心境

例:《雷雨》

4)增强紧张感、恐怖感

例:《七宗罪》

5)超现实的象征和隐喻

例:《大红灯笼高高挂》《放大》《野草莓》

音乐:

1)抒情

例:《日瓦戈医生》《阳光灿烂的日子》《城南旧事》《肖申克救赎》《七武士》

2)象征

例:《发条橙》《2001漫游太空》《这个杀手不太冷》

3)表现人物性格

例:《雨中曲》

4)带动剧情

例:《甜蜜蜜》《蓝》

5)展现独特地域特征

例:《罗生门》《花样年华》

34.剪辑

意外发现和非自觉运用:

梅里爱:“停机再拍”

爱德温.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自由空间的探索、

《火车大劫案》----时间的自由支配

格里菲斯:

A.闪回的运用:

目的:交待过去、解释现在

作用:丰富叙事、加强悬念

B.“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

平行剪辑: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情节交替出现

C.加速剪辑的运用

A.时间被延长

例:《一个国家的诞生》

“最后一分钟营救”

例:《战舰波将金》

“敖德萨阶梯”

延长一个戏剧性场面的时间—强调与震惊

例:《精神病患者》

延迟重要时刻的发生时间—建构和提升悬念

例:《大白鲨》

B.时间被压缩

例:《公民凯恩》

35.连贯性剪辑原则

A.时间的连续性

机械地保持动作连续性

利用观众心理补偿实现时间的省略

直接运用动作的省略

把镜头从主体身上暂时移开

运用特殊的光学效果

:《罗生门》

B.空间的连续性

180度轴线/跳轴与反跳轴

36.蒙太奇

表现(表意)蒙太奇:

也称队列蒙太奇,以相连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抒情、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

1)抒情蒙太奇

例:《乡村女教师》、《早春二月》

2)隐喻蒙太奇

例:《战舰波将金》

3)象征蒙太奇

例:《甜蜜的生活》

4)对比蒙太奇

例:《小鞋子》

叙事(叙述)蒙太奇:

也称连续蒙太奇,是影视作品中最常用、最简单和直接的叙事手法。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1)平行蒙太奇

例:《薇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巫山云雨》

2)交叉蒙太奇

例:《一个国家的诞生》、《热情如火》

3)错觉蒙太奇

例:《51号兵站》

4)积累蒙太奇

例:《战舰波将金》、《圣女贞德》

5)重复蒙太奇

例:《魂断蓝桥》、《邮差》

37.剪接点

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概念

画面剪接点:

1)动作例:农夫挥锤打钎

2)情绪例:《海上钢琴师》

3)节奏例:《丹麦交响曲》

声音剪接点:

对白(旁白、独白、解说)

2)音乐

3)音响效果

38.画面组接

1)静接静—静止的主体+静止的主体

例:高耸的山峰/挺拔的青松

天安门/英雄纪念碑

2)动接动—运动的主体+运动的主体

兼顾主体运动速度大致相近、运动方向大体一致、动作形态相似性等

例:队员跳起阻拦对方投篮/篮球进网特写嫌疑犯驾车逃跑/警察追赶

3)动接静—运动的主体+静止的主体

剪接点:前一镜头主体运动中的瞬间

停歇处或某一动作全部完成之后

例:跳高选手双脚落地/观众凝神观看移动拍摄汽车行驶/交警指挥交通

4)静接动—静止的主体+运动的主体

剪接点:后一镜头中主体动作即将开始的瞬间

例:工厂车间全景/织布工人劳作

39.声音组接

声音的多重性特征决定了声音的并置—多维和非线性声音的选择性特征影响着声音的选择和剪辑

例:声音并置和剪辑实例:《这个杀手不太冷》

例:连贯性和非连贯性剪辑的结合:《鸟人》

40.场面过渡

A.有技巧的转场方法

1)渐显(淡入)、渐隐(淡出)

----开幕:从全黑到明亮;关幕:从明亮到全黑

作用:段落转换,压缩时空,情绪延伸和节奏调整

2)化(叠化、溶化)

----前一个镜头逐渐模糊,至消失,后一个镜头逐渐清晰,至完全显现

作用:表现较小段落的转场,衔接时间跨度、空间转变

3)划像(划变)

----前面镜头划去的同时,后面的镜头划入作用:分隔时空,转换明显,节奏明快

例如:帘形划、圆形划、方形划、心形划、扇形划、菱形划、开关门形划等

4)翻转画面(翻页)

----180度翻转换为另一个镜头

5)定格

----运动主体突然静止,强调某一细节

6)多画面(多银幕、画面分割)

----两个或两个以上画面。“划”的变种

7)变焦点

8)空镜头

B.无技巧的转场方法

1)出画、入画

主体出画与入画方向的一致性

2)两极镜头转场

强调前后对比,有明显的段落感

3)特写转场

最常见的景别转场,调动观众情绪

4)同景别转场

5)挡黑镜头转场

6)同一主体转场

7)相似性转场

以上是40个视听语言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