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

影片《罗生门》影评角度分析!

  影片《罗生门》影评角度分析!

  【导演】 黑泽明

  【原著】《罗生门》改编自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莽丛中》和《罗生门》。电影的背景取自小说《罗生门》,情节方面则主要取自小说《莽丛中》。

  【获奖情况】于1951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类型】悲剧/悬疑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关于真相,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
 

影片《罗生门》影评角度分析

  进阶切入点: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处于以男权为主导的话语机制制约之下,不具有话语权,并受到社会贞操观念的压迫,相比男性,处于弱势地位。

  01、真砂角度

  全片的节奏与主线把控皆由女主角真砂而起,从真砂的忏悔中可以看出,她承受了生理上的屈辱及来自丈夫和世俗规则的煎熬,出于羞愤杀死了丈夫,然后逃离了现场。而身为男性的多襄丸与武弘,丝毫没有把目光投向女性的心理感受,不仅如此,他们控制了话语权,把男性的主导地位当作理所当然,也没有赋予女性自身的表达权利。

  02、多襄丸角度

  他把自己实施强奸的原因归咎于真砂的美貌,把杀死武弘的原因归咎于真砂的诱惑,在他的逻辑里,强奸与杀人都是受害者真砂引起的。能支撑他有如此荒诞的话语逻辑的,是整个父权制社会,他在这个社会机制下习惯性地行使了男性特权。

  03、丈夫武弘角度

  如果说多襄丸是男性霸权意识的体现者,那么武弘则是男权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电影中关于武弘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被害人真砂的感觉,交待武弘对她失身后的态度: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悲哀,而是冷漠、轻蔑和憎恶;二是借女巫之口表达武弘对真砂的立场,认为真砂多次要求强盗杀死自己。丈夫武弘在意的是自身利益,而并非事情的真相与妻子的尊严。

  在男权的社会天平上,男性永远处于优越地位,他们不仅掌握国家暴力机器,还牢牢掌控着社会意识形态。女性无法主宰自身命运,不得不以男性的话语为行动目的,从而失去言语的权利,甚至以男性为价值标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命运由男性决定,真砂受到严苛的贞操规范制约,不具备争取自身权益的话语权。尽管她最后谋杀了丈夫,逃离了现场,但在心理上无法摆脱失贞和谋杀亲夫所带来的耻辱感和罪恶感,依旧受到男性社会的压制。
 
影片《罗生门》影评角度分析

  进阶切入点;日本文化与民族性

  当真砂被奸污后,丈夫羞耻并逼迫妻子自裁,强盗对于“不贞”的女性的嫌恶,使女人羞辱悲愤之余,说出“谁是强者我跟谁!”挑起两个男人的决斗竞争,最终演变为杀人案。这其中包含了日本传统伦理道德与耻感文化。

  《菊与刀》的作者在第八章“洗刷污名”中这样分析日本人,“在日本, 持之以恒的目标是荣誉”“清除自己美誉上的污点是一种美德,”“为了荣誉,一个人会献出财产、家庭和生命”等,日本民族对于荣誉的重视与生活中渗透的武士道文化,都逼迫着《罗生门》悲剧的衍生。他们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名誉以及如何消除这种耻辱感,使自己在道德上得救,而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日本的耻感文化中没有个人忏悔的元素,他们过于依赖他人的目光而不是自己的行动来确定自己,以罪恶消除耻辱,使用极端手段让自己的形象变得完美,黑泽明在影片的悲剧酿成之时,批判了这种自私狭隘的价值观。

  好了,看到这里,关于影片《罗生门》影评角度分析的内容就全部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编导专业方面的问题,可继续关注本站了解更多资讯!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