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中著名的理论,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为了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从而不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
这一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观念的力量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的严刑,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甚至被群起而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这样一来,便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更明显。
通常来说,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会有一个直观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就会为了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
举个例子。公司开会的时候,对某件事出现了争议,领导或资深人士提出了一个观点,且语气态度很坚定,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而与他们持不同的意见的人正好是资历浅或新员工。这时候,新人就有可能屈于强势意见的压力及被孤立的恐惧,转而认可这个意见。可见,一个团队的最终决定意见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更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趋同妥协的结果。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关键: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反之也是:被压抑的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沉默的螺旋本身不涉及观点的正确或者错误,它的基础是人的【从众心理】,除了出于被社会孤立的恐惧而保持沉默,还有一条很关键的理由是:人们无法保证自己所持有的异议是绝对正确的。
再举个例子。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上映后,网络上呈现的是一边倒的差评,其实有很多人并没有觉得这部电影不好,但是因为大V们和整个网络都在谈论这部电影有多差,这些人就选择了不发表自己的异见,以免被冠上“水军”的名号。况且,大部分观众不具备优越的表述能力,很难像大V那样将自己的观点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严重的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这种情况加剧了沉默者的基数,也让差评越来越拥有毋庸置疑的“正确”。但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被逐渐打破。
仔细想想,是不是自己有时候不自觉的也会陷入“沉默的螺旋”中呢?小编觉得,学习传播学的意义之一正是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自知。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