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

编导艺考笔试考试的四大策略,你知道多少?

  上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了编导面试技巧,本篇文章小编再给大家分享一篇编导艺考中关于笔试内容的四个策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编导艺考笔试

  策略一:重点突破必考科目

  针对备考期间编导考生不知自己学得如何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我们提出“重点突破”的策略。编导考试中的重点科目必须很好地掌握,比如影视作品分析,无论是省里的专业统考,还是各个学校的“校考”,其都是必考科目。有时候考电影评析,有时候考短片评论,短片可能是纪录片、专题片或者是短电影,也有可能是纪实类的电视节目,以上的考题类型考生在平时都要作为备考重点好好抓,业余时间还要勤加练习。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编导考试中,绝大多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考的是电影,采取的形式是默评,也就是说现场不放片,而是列出几部电影的名字,让考生选择其一进行评论。这要求考生要有一定的阅片量,这个阅片量除了老师课堂上教的,还要有平时的积累,这样临考的时候才不会慌乱。

  编写故事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个科目。考生的故事写作技巧上去了,文章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故事写作要想获得大的突破,可不要囿于平时的写作习惯。故事写作的练习者,要尽量考虑故事的戏剧性,而不是泛泛地满足写作的基本条件就算万事大吉。

  当然,对于各自心仪院校的“校考”,也需要做一些重点突破。比如某些学校要考分镜头,有些学校要做电视广告策划,等等。考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可以达到较好的备考状态。

  策略二:不可忽视文艺常识

  毫不夸张地说,编导考试失利后,几乎每个考生都会慨叹:“要是我能多记几个文艺常识就好了!”事实上,有经验的辅导老师都会把考生对文艺常识的记忆与掌握放在一个很重要的战略位置,专业成绩在中游浮动的学生更应如此。

  这是为何呢?众所周知,影评和写故事是编导“艺考”的重点科目,几乎每个考生都在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落在后面的考生在这两个科目上的表现一般差距不大,所以,谁要是能在文艺常识上多拿几分,胜算自然要大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失利的编导考生会慨叹自己没有好好记文艺常识的原因了。

  策略三:多尝试真题模拟

  备考期间时常进行真题模拟,可以提升考生的应试技巧及实战能力。大家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料,也可通过购买书籍或者其他渠道获得以往省统考与“校考”的题目。在研究考试大纲、分析题型之余做做往年的试题,看看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自己理想学校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个可以结合老师的辅导进行。

  不过,考虑到往年的试题搜集工作可能并不那么顺利,一般情况下,辅导老师会根据省统考大纲或“校考”大纲模拟一些仿真试题,建议考生摆正心态好好练习,这样既可以摸准考试学校的出题风格,又可以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

  策略四:对所学知识进行串联

  在所有影视传媒类的艺考中,编导考试的内容最多最杂,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对于前期学习的知识要注意复习,以为自己学得不错而掉以轻心是很容易误事的,后期则要注意把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地串联,并加以贯通。

  比如,做分镜头是许多高校编导专业考试的重要考点。我们在做相关考题的练习时,不仅需要复习到此前所学的景别、角度、运动关系等知识点,还要牢牢把握住同期声、音响、音乐等知识点,此外,做分镜头的几种形式也要一并练习。事实上,做分镜头还与策划、创意等知识点有所关联。这样,多个知识点就打通了,考试起来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就能大大提升我们的考试效果。

  当然,不论是备战笔试还是面试,备考期间的心理锤炼很重要,考前焦虑应该算是大多数艺考生的通病。要我说啊,适度的考前焦虑是正常的,适度焦虑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机能,提升学习效率。但是,整天想这想那些让脑子晕晕沉沉,学习开展起来不仅困难,还影响效率。而且,心理负担过重易导致生理以及心理问题。

  要想克服备考期间过度的心理焦虑,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得失感不要太强。此外,做些精神放松的小游戏,找老师、家人倾诉内心感受,甚至适量做些练习题,都可以释放压力、平缓焦虑。

  以上就是编导艺考笔试考试的四个策略了,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各位正在备考的艺考生们。

  原文来源于公众号:湖南考试招生(ID:hnkszswx),作者:陈立强。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