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有这样的困惑,感觉自己已经看了非常多的电影,但是到了作品分析的时候,确总是俩嘴一张,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们编导生看电影,应该叫做拉片子。从拍摄角度到导演风格,从影视配乐到影片立意,当然这也是需要过程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第一步:看片量
很多编导生在积累阅片量的时候容易走两种极端:
第一,太过于重视所谓的“数量”,所以看片根本不精。
第二,只看一些经典老片的,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题材,要么不看,要么看了也等于白看。
如果你在看片的时候有这方面的趋势,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
那么,怎么积累看片量呢?
这里建议你,就是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不管好片烂片,看一部要有一部的收获、积累和思考。
第二步:如何看
看片的时候,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给大家几个思考的角度:
一两句话说明这部片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影梗概)
这部片子是什么样的主题,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吗?(社会/市场价值)
这部片子的主角有什么性格?(人物形象)
除了主角,有没有你觉得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分析)
片子是怎么去塑造这个人物的?(人物塑造技巧)
故事的情节结构怎么编排的,起承转合怎么设置,有什么好悬念?(剧作能力)
能明显分辨镜头分类和感受镜头的作用了吗?(镜头)
出现特写的时候有没有引起重视?(景别)
这部片子的色调影调有注意吗?(色彩)
那个吸引你的视觉体验是因为用了怎样的拍摄角度?(镜头运动)
……
这些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要带着问题去看。
第三步:进阶篇
有了一定的看片量,和视听语言基础之后,我们再怎么看片呢?
看片过程中,通过你的逐渐积累,你已经从量变到质变了,这时你就要从横向、纵向找到可以提升的地方。
看了那么多片,你会逐渐发现喜欢的导演是谁或是哪几位,你也会发现你偏爱的电影类型。
每个导演的风格是有差异的,从故事题材到拍摄习惯,找到该导演的某些共性,做一个横向对比和整合。
你喜欢的电影类型,有哪些共同的电影风格,这一类类型片有哪些共同的剧作技巧。
最后,从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的角度再来看一个片子,你会发现一些为什么这个片子好看的深层原因。
以上各点也是一个影视专业学生要有的进阶能力。
这就是给大家分享的编导生看片的三步进阶方法了,最后提醒大家要注意的是:电影虽然好看,但是要明白自己看电影的目的,不要只是“看电影”。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