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专业艺考生艺考声学必学常识
1. 声波三要素:频率(音调)、振幅(响度)、波长,人耳可听范围20Hz-20kHz。
2. 声速差异:空气340m/s、水1500m/s、钢铁5200m/s,受温度影响(空气温度每升1℃,声速约增0.6m/s)。
3. 分贝(dB):衡量声音强弱的对数单位,0dB为听觉阈值,140dB以上致听力损伤。
4. 多普勒效应:声源移动时,接收频率变化(如救护车靠近时音调变高)。
5. 混响与回声:混响是声音反射叠加的延续感,回声需距障碍物≥17米(0.1秒延迟)才被分辨。
6. 哈斯效应:人耳对直达声与反射声的时间差≤50ms时,会感知为同一声音,反射声增强响度。
7. 声波衍射:声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波长越长衍射能力越强(低频声易绕开障碍)。
8. 声波干涉:两列波叠加时,同相位增强(相干加强),反相位减弱(相干抵消)。
9. 指向性:声源辐射声波的方向性,高频声指向性强(如激光笔式集中),低频声更发散。
10. 传声器(麦克风)类型:动圈式(抗噪性强,适合现场)、电容式(灵敏度高,适合录音)、铝带式(音质柔和,影视常用)。
11. 麦克风指向性模式:心形(单指向)、全指向(360°收音)、8字形(双指向),需根据场景选类型。
12. 拾音距离:近讲效应下,麦克风距声源越近,低频越突出(如歌手贴麦唱低音)。
13. A-Weighting滤波: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的敏感度,测量环境噪声时常使用A计权分贝(dBA)。
14. 声音透视:影视中通过音量、音色变化模拟空间距离(如远处声音变弱、高频衰减)。
15. 5.1声道环绕声:5个扬声器(左、中、右、左后、右后)+1个低音炮(0.1),构建三维声场。
16. 同期声与后期配音:同期声指拍摄时直接录制的现场声,后期配音用于补录或艺术加工。
17. 声音蒙太奇:通过声音的剪辑、叠加、对比实现叙事(如对话与背景音乐的情绪呼应)。
18. ** Foley音效**:影视中人工模拟的日常音效(如脚步声、衣物摩擦声),增强真实感。
19. 均衡器(EQ):调节不同频段声音强弱,如提升2-4kHz增强人声清晰度,衰减50Hz减少低频噪音。
20. 动态范围:声音中最强与最弱信号的差值,音乐CD动态范围约90dB,影视对白常压缩至40dB内便于听清。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