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生该怎样分析摄影美术作品?
分析要点:
·作品怎样突出主体,怎样利用陪体、前景、后景、方向、视角来表现主题;
·作品怎样运用线条形成画面节奏,抒发感情,突出主体,表现主题?
·摄影的光线、影调特点在哪里?
·美术作品的夸张、变异在哪里?
·说出自己直接感觉到的气氛、情绪,怎样说的自然、说得真切、说的让自己和老师都信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影艺考编导课堂
在高校编导专业的专业面始中,摄影、美术作品分析考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 考官位考生准备若干幅摄影、美术作品,提前放在课桌上;考生安要求从中抽取一张,在指定的时间内,认真、仔细地观赏;然后,回答老师的提问。有时,也会把考签贴在这幅作品的背面,请考生审题后回答。
那么,考生怎样分析摄影、美术作品呢? 总的说起来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以分析构图,分析造型,可以分析用光,可以分析影调色调,可以分析动态,可以分析画面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张美术作品,构图是最基本的要素。摄影作品主要拍摄的是什么,美术作品主要表现什么,就是画面的主体。有时画面的主体是一个人,有时是多个人,主体处于中心位置,整个画面是围绕主题来配置的。有时在群体中突出的那个人虽然不是主体,但它是整个画面的意趣中心和构建中心,起着组织画面的作用。
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形象也是同样道理。除了在画面中占主要位置突出主体的方式,还有一些作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突出主体,如线条引导,虚实、光纤、繁简等对比的手法。在画面中起陪衬作用,帮助表现画面的内容,丰富画面生活气息的,是画面中的陪体。比如劳动的对象,讲话的听者,他们都和主题有着各种不同的呼应关系。有的作品的陪体被安排在画面之外,但能使人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画面中主体与拍摄镜头之间的景物是画面的前景。前景离观看者最近。前景的利用都是有利于主体表现的,烘托、陪衬、渲染主体。前景与整个画面处于和谐的状态,不想悖、不干扰。 在主体后面衬托主体的景物是背景,它表达了主体事物存在的环境位置,能够深化主题,引起人们更多的联想,在背景与主体对比中突出主体。背景的选择过程中能不能注意简化背景,让背景“单纯”一些,是作者的一种追求。有些作品的画面中留有相当的空白,如天空、海面、森林、身影,这往往根据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创作个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处理。
中影艺考编导课堂
摄影镜头拍摄的时候,面对被摄人或物,有三个方向,一是正面,二是侧面,三是背面。一般来说,正面表现和背面表现得不多,作为特殊手法使用时,会有特别的效果。 平常我们自己拍摄都是一平摄为主的,摄影镜头常常会仰摄,俯摄,甚至垂直向下、向上拍摄人或物,美术作品也有仰视、平视、俯视等多种角度,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考生在分析作品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作品是怎样突出主体的,陪体、前景、背景是怎样帮助突出主体;作品的方向和角度有时怎样帮助表现作品主题的。
生活中如果我们眯起眼睛,就可能发现,生活中事物都能够抽象成为一个个线条。摄影作品画面中的形象基本要素也是线条。垂直于地面的数目、烟囱、高楼、站立的人、地平线是直线,建筑倾斜、风吹的树枝的斜线,蜿蜒的河流、起伏的山脉的曲线,这是主要的三种线条。有些线条只是虚线状态。画面中还有一种无形线条,人的视线方向、动作方向都能形成曲、直、斜的无形线条。
考生进行作品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垂直线条、放射线条、水平线条、波状线条、弯曲线条、倾斜线条、交叉线条、圆形线条、正三角形、倒三角形给自己的感觉。看作品是怎样从生活中选择和提炼线条;怎样运用一定的线条结构来抒发感情;怎样运用一定的线条结构来形成画面的节奏;怎样突出作品主题和表现作品主题的。
能够在一张平面的摄影美术作品中体现出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是摄影美术作品的魅力之一,线条是表现画面的深处空间的重要方式。空气中近处清晰,远处模糊,光线构成的明暗都是表现空间和物体之感的因素。分析摄影作品时不要忽略了这一点。
在某种意义上说,摄影是光的艺术,以为摄影胶片是要靠光才能记录下影像的。摄影的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中太阳升至15度以前和落下之前,是一个特殊的用光时段;15度到60度之间是摄影的正常照明时刻。60度到90度之间是顶光时刻,也可以运用这时光线的特别之处进行特别的创作。
根据镜头的位置,光源在镜头后面的时顺光,光源在镜头对面的是逆光和侧逆光,光源在镜头和被摄物体两侧的是侧斜光、侧光。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顺光的方式拍摄作品。侧光能富有表现力地塑造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的纵深感,还能细腻地表现影纹和质感。逆光也称轮廓光、隔离光,可以表现生动的造型剪影;逆光的光效运用得当,会有许多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
光的影子也是画面中的重要因素,有些光影非常有意义。 分析摄影作品,可以分析到光线的走向,说明光线的作用。如果光影特别,可以单独分析光影的作用。
美术作品中,有时对现实的表现有夸张变异的情况,有的变化还很强烈。考生可能面对各种不同流派作品,各种世界名作,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考生可能面对东西方的不同表现手法,东西方不同种类的作品。这些要靠考生的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一般考生都能粗之一二,并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分析。
中影艺考编导课堂
【提醒】
关于摄影美术作品的知识,不是简单内几天就能掌握的,即使是突击读几本书也未必能明白其中复杂多变的因素。所以在考试时,不要生硬地搬弄某些专业术语,那样往往会词不达意。
没有专业知识,并不是不能分析好摄影美术作品。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从自己的真实感觉出发分析作品。看到那成功作品中人物的生动形象,你就说生动;看到动态很强的作品,你就说他的一种动感;看到开阔就说开阔;看到简练就说简练; 看到色彩斑斓就说色彩斑斓;看到怪异就说怪异;说你感觉到的气氛、情绪、远近、凉热、幽静、热烈,甚至犹如响在耳畔的音乐、枪炮、呼喊、流水的声音………………总之,你要说的自然、说得真切,说得老师和你自己都信服。
【解释】
对于非常专业的试题,普通中学生很少能适应。更何况学生入学后将要系统地、由浅入深地接受专业训练。入学面试注重的是对考生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的测试、了解。如果考生对于摄影和美术已经有多年的业余爱好,并且对于摄影、美术的知识有一些接触,那就更好了。
【考场考试举例】
老师:你过去拍过照片吗?
考生:拍过,小学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和同学们一起拍过合影。
老师让考生抽题,考生抽到的是一幅叫《粮仓》的新闻图片。那是一幅俯拍的某地粮库的全景。用的是侧逆光,层次感很强。
老师:你看这幅画的拍摄角度有什么特点?
考生没太明白。
老师:你看这幅照片是由下往上、还是平视角度拍的?
考生:由高处往下拍的。
老师:为什么要用这个角度呢?
考生:站得高看得远嘛!这样拍摄不是能够把景儿拍全了吗!
这位几乎从来也没有拿过相机的考生,凭借自己生活中的体验,用了十分朴实的语言回答了本来需要用专业术语表达的问题。老师和考生都有了更大的信心。
老师:这是外景拍摄的,你看太阳光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
考生用手比划着,说:是从景物的斜背面照过来的。
老师:为什么要用这种光线呢?
考生仔细看了一下照片,想了想说:这种光……好像……给远远近近的景物画了个轮廓一样,一层层的,更清楚了。
【点评】考生基本都答对了。回答中,考生并没有用多少专业术语,但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回答问题,这才是主要的。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