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纵深只有通过透视才能体现。透视可分线条、空气、体积、虚实等四类。
一、线条透视
它是影视摄影、摄像常用的手段。如一排大树的投影,人在其中漫步汽车在其中行驶,都能造成极大的空间纵深感如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教授在校园里穿行的镜头。
线条常见的有紫回形、回环形、螺旋形、长方形等。
《这个杀手不太冷》一片中,多次用长方形和螺旋形表现杀手里昂的所处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我国影片《黑炮事件》中,不少电影画面如管道、铁路线,工地上的脚手架,会议厅的桌子,墙上的大钟,由于运用线条造型,很有艺术表现力。
影片《罗马十一时》里,写姑娘们去应聘,也用了螺旋形的楼梯,表现楼梯倒塌死伤一片的场景。
二、空气透视
是指拍摄对象和镜头间隔着一层清浊不同的空气,使画面产生深远、迷蒙的诗意感觉。
电影电视还利用烟雾或故意设置烟火、扬起尘埃等营造气氛,刻画人物蒙的诗意感觉的心境。例如在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中:“在安德烈碰到拉德洛夫将军场,由于拉德洛夫乘坐的马车扬起的尘土使安德烈处于弥漫的烟尘之中,借此暗示安德烈即将遭遇的迷惑处境。在安德烈被判刑入狱后,军校生们在大街上列队将制造谣言的报纸撒向天空一场,同样运用了飞扬的尘土并结合长焦镜头营造出一幅壮观的军校生为安德烈的不公正待遇而抗议的场景。纷飞的报纸和逐渐淹没在烟雾中行进的队伍,显示出同伴的愤怒和无为力。同样的场景不出现在安德烈被押上列车一场。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站台上顿时烟雾弥漫,安德烈没了踪影。伙伴们焦急地在空荡荡的站台上找寻,逆光下,雾气中的同伴们在漫无目的地奔跑,大声哭喊着安德烈的名字,此情景的确催人泪下。大光孔造成的特写镜头中后景的虚幻光斑,以及长焦镜头拍摄的军校生从远处奔来的全景均很好地刻画出同学们的失望与无助。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声歌唱和相拥面泣。而这也同时预示着安德烈纯真、美好的爱情幻想的彻底破灭及其前途的未知和迷茫。”(张会军等主编:《影视画面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第131页) 电影《翠堤春晓》中,描写施特劳斯同女友卡拉乘车穿越维也纳森林那段戏,堪称空气透视的杰出代表。
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中表现寂静的山村,空间透视也用得十分出色。南斯拉夫影片《桥》,当游击队出现在那座遮隐在深山中的美丽的大桥时那种空间感,令人兴奋。
三、对比透视
主要利用被摄体的对比。
苏联影片《两个人的车站》结尾,男主人公普拉东和薇拉千辛万苦,终于赶到监狱,背景是建在山上的巨大的监狱城楼,里面监狱长正在对犯人点名。男主人公已经赶到了监狱所在的山地外面,但实在累得再也走不动了,眼看就要误期,将受到加刑的惩罚。万般无奈之下普拉东情急生智,他想到自已给监狱修的手风琴,于是奋力拉了起来,琴音传进了监狱(最后,监狱长听见了,就当普拉东是准时回来了,没有惩罚他)。这组绝妙的镜头便充分运用了对比透视。
体积透视,还常常通过窗外、门外、落地玻璃门、纵深透视景物、街景等来表现。如《教父》中,开头犹太商人来寻求教父的庇护,落地玻璃窗外的街景,使生活气息更加浓郁。电影《好家伙》中,每个大窗户外的生活情景,实际上也运用了对比透视的技巧。
四、虚实透视
同样用的是对比技巧,用实比虚,以虚衬实来表现空间深度。
所谓虚实,实是指镜头焦点呈现的清晰图像,虚是焦点前后的不实景象。
如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第9集中,瞿恩在医院养伤,他的妹妹瞿霞在谈到发展立青加入共产党一事时,便采用了虚实透视:一边是兄妹的谈话(实);一边镜头深处,是护士们的活动,以及瞿霞旋转跳舞(虚),很有创造性。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