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

《釜山行》为什么好看?这三组视听语言分析告诉你原因

         如果错过这一波热潮,你可能不会觉得一部韩国电影可以以惊人的人际传播能力变成“现象级”作品。电影《釜山行》能给人口耳相传的动力,源自观众观影后几小时也忘不了的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丧尸带来的,而是超乎影片之外,人的“同理心”造成的。无论是男一号从“自私”到“大爱”,还是大反派从“坏透了”到“朴实的生存动机”,乃至学生、乞丐、老人、孕妇、儿童的设定,他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观众很快就会发现——在类似的设定下,在一念之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也可以成为反派。

《釜山行》.jpg

用有节奏的叙事和符合逻辑的视听语言蒙太奇,攻破你最日常、最现实的一道防线,这是连刷三遍后扑面而来的观感。视听工作者的“职业病”,需要对这影片三组精彩声画手法进行剖析:

 

镜头组1: “车厢通关战

《釜山行》车厢大战.jpg

在剧本上,高铁的车厢的设计相当精彩。为了营救各自家人,尚和、徐锡宇和“英国”组成的“暴击丧尸三人组”,需要穿过丧尸充斥的第9节到第13节车厢,最后到达第15节车厢。一节节车厢仿佛是游戏中一个个关卡,也构成了影片高潮部分特有的呼吸节奏。

正如观影时你会在乎开门、关门这些细节,高铁的场景设计给观众足够切身的代入空间。(拍摄并非是高铁实景,而是棚景、实景模拟组合而成。)

虽然节奏固定,但每一节列车上的打斗都不一样,而且对每个角色的强化也有所不同。

如果第一节车厢只是证明大叔的纯肉博可以杀出一条血路的话,那第二节车厢则是对“英国”的考验,他面对的是一群被感染的棒球队队友,也击碎了他内心最脆弱的防线。

《釜山行》片段.jpg

在“闯关”过程中,他们通过隧道摸清楚了丧尸遇黑无视感的弱点,终于救出了困在厕所的亲人。但最终却倒在了15节车厢。到头来,最大的恐惧不是丧尸,而是人。

《釜山行》人性.jpg

镜头组2: 用艺术与戏谑的镜头讲恐惧

这部影片的剪辑基本没有故弄玄虚,大多蒙太奇的运用都是顺着主角的视线和逻辑线来的。比如他们顺着逻辑看到的门把手、灵机一动发现的货物架通道。

这种异于通常惊悚片的后期处理,是导演刻意避免的,他认为需要的是“很有活力的告诉电影,但不想过于复杂”。惊悚,是顺着逻辑发生的“意外”,而不是用直扑镜头中心的视觉配上音效制造的生理恐吓。

影片还有两处艺术学派的处理。冲向15车厢和老太太自杀的两段悲情叙事,都直接拉掉了同期,用升格画面,贴上悲壮的交响曲。

即便整体“意外”不多,但还是有两处比较惊悚的处理。一个是在水平叙事上的镜头突然垂直上摇,破窗而出的一瞬间。

《釜山行》破窗而出.jpg

还有就是结尾情绪缓下来后突然诈起来的手。

《釜山行》结尾手.jpg

权当是导演的一个恶作剧吧。

 

镜头组3: 有特写的群演都是演技派

这是一帮很拼的群演。官宣说拍之前有近几个月的动作训练,才让群演都有如此完美的演技。你一定有个疑惑,那些违背牛顿定律和关节规律的丧尸镜头,是怎么实现的?

官宣说,专业的舞蹈队教他们跳霹雳舞,然后配合一些不自然的反关节动作。或者,直接把这段表演倒着放。也就是说,如果群演想要有特写,也是需要有过人的舞技的!

 

       单这几组镜头,足以看出电影扎实的剧本功底和过硬的演技。其实从实务上来讲,电影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也弱于主题和设定带来的影响深刻。明知山有釜,偏向《釜山行》。可能是沉寂无聊了多时的荧幕冲击,也是在中国绝不会出现的电影。《釜山行》的“现象级”传播,给还沉迷在《盗墓笔记》《寻龙诀》谁更好看的国产电影提了个醒。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