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传播学中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和观点。本篇给大家介绍“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
定义: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信息处理活动。信息交流发生在主我和客我之间,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收信息的客体是一个人。
重要性:作为最基础的人类传播形态,人内传播是其它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形式: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感情等正常形式,以及做梦、催眠等异常形式。
主我客我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 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
●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 “主我”(I),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映具体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人的思维、内省活动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讲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自我互动理论
由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8年出版《象征互动论》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 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 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这个观点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