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试题丨电影《匆匆那年》的视听语言分析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我们今天来看看电影《匆匆那年》的视听语言

以怀旧、热血、伤痛等情绪拉开一幅“青春群像”的画卷,打破以往青春题材电影的传统叙事风格,影片《匆匆那年》借助优秀视听艺术元素实现技巧衔接,巧铸色彩配置营造贴合时代背景的怀旧氛围,利用声画的艺术性结合贡献了一部思想引领作用明显、青春美感浓厚、视听享受独特的优秀艺术作品。这部根植于同名小说、由张一白执导的校园爱情片,有力发挥了镜头语言的艺术感与听觉语言的表现力,再现一段有关青春、记忆与友情的故事,真实展现了一代人的青春蜕变。

匆匆那年1.jpg

《匆匆那年》注重画面的色彩设计,一个层面上采用理智冷峻却又细腻明净的色彩元素,营造明快有序的叙事氛围,刻画悸动敏感的角色,另一个空间里又强调色彩的怀旧力量,大幅摄入暖黄色调,丰富了叙事功能与情节进展的情感动力,作为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色彩在《匆匆那年》中承载了丰富的符号化意义。影片中的色彩运用极力符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画面色彩非常细腻、明净,开头部分对21世纪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主要是采用理智冷峻的现实色调,画面非常明亮,使观众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和当下生活节奏的快速。紧接着跟随陈寻的回忆旁白,电影画面从明快的色调马上变成大面积以深绿色、深蓝色为主的怀旧色调,将影片倒叙到20世纪90年代的高中校园,彰显着青春的悸动与活力,通过泛着淡黄色暖色调的画面,将观众带回曾经的高中校园时代。对于方茴转校之前经历的回忆则用模糊的黑白色调,暗示了这段记忆对她心理上造成的伤害,黑白暗色与画面影像一起形成富有张力的视觉构成,在刻画人物性格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色调的转换对比,不但给观众以心理感受的触动,也共同交织构成了一则青春残酷物语,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影片又营造经典怀旧的音效,结合精致而厚重的影像,促进视觉的上审美情感与听觉上的美学元素紧密融合,影片的隐喻意义与平民情绪得以大幅彰显,音乐俨然成为电影叙事中的重要角色。影片中音乐以更好的艺术形式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用音乐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还珠格格》主题曲、陈寻古他版《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信仰》王菲的《匆知那年》,《红旗颂》、苏慧伦的《鸭子》以及灌篮高手高手主题曲《直刻世界尽头》等,这些怀旧音乐参与并推动剧情的发展,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勾起观众的所有回忆,体现当时时代背景,不仅起到了深化影片青春主题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部影片的艺术品位。

同样作为表现影片内涵与故事的基本方式,《匆匆那年》中的镜头语言似乎更加话跃,张一白利用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的镜头语言凸显影片预定主题和人物情感,无论是巧致的镜头抑或得当的镜头节奏均显手法的干净与洗练。《匆匆那年》中多运用近景和特写,尤其是通过对面部特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方茴在办黑板报时对两个人侧脸的特写,表现了高中时期初恋的美好和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 方茴从手术室出来和陈寻抱在一起痛哭时的面部特写,暗喻青春时期疼痛爱情。空镜头作为一种重要的镜头语言在电影中有独特的意义,它不仅在叙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常常被赋予电影作品以深刻的寓意,例如赵烨和林嘉茉玩背对背游戏时,导演在这里用了一个空镜头,上涌的海水冲刷了红色沙滩上的名字,似乎在暗喻这段恋情的凄凉和孤寂,寓意深刻。

匆匆那年2.jpg

当然,《匆匆那年》不应仅是集体回忆风暴的触发物,更应被看作有着完美视听搭配、唯美镜头运用的艺术成品,而最主要的理由应当表述为一影片借用基本视听元素将“怀旧风”和独特的叙事结构整合到一起,成功构建起一个具有当代语境特征并融合热门戏剧元素的视听语言模式。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