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艺术创作中,导演在拍摄之前,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像画家一样,把编剧用文学手段描写出来的生活图景物质化。把文学材料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那么电视导演要有什么样的思维特点呢:
一、思维的形象化。
编导外出采访时,采访记录的=和报社的记者会有很大的不同,报社记者往往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进行写作。而编导不是。编导写剧本、写提纲,其特点有点像作家写小说、写剧本,写有形象的作品。导演写的脚本,哪怕最简单的提纲,每一句话,都具有形象、动作、声音这三个特点,要么是勾勒出一幅画面,要么描绘一个动作(也由画面构成),要么表达一种声音(也要配合画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蒙太奇思维。
但是要注意,电视导演的思维与小说家也是有所差别的。因为导演的思维最终要落实到画面上,因而是具体的,而作家笔下的形象更多是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勾画出一个形象。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思维的“个性化”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作型劳动,模仿照搬不是艺术,艺术贵在独特和创新。电视导演的思维应当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就形成了导演的个人风格
三、思维的具体化
“个性化”思维固然是产生一个好作品的先决条件,但是导演的思维是具体的或者说是最后可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个具体事件,也就是情节。
要想情节、细节的真实,电视导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编导提供的剧本不能脱离生活脱离实际;
(2) 导演在拍摄中为戏剧情节选择的场景、道具,包括化妆、服饰必须真实。
(3)演员的形象气质要与角色相配,一些作品中剧作真实,场景及道具也不错,但观众就是感觉假,这就是演员的形象气质和角色差距过大的原因。
(中影人艺考编导学院分享)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